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同一片天空下

      新北市三重區學校社工師 盧俊文 同一片天空下 大學同學A君的母親來自越南,由於從小耳濡目染,所以A君不僅會說幾句越南語,甚至連弄幾道小菜給朋友們嘗鮮也難不倒他;偶爾朋友聚會聊到沒話題時,大夥兒也會慫恿A君講講兩地不同的文化,或是自己隨母親返鄉時發生的趣事。 某次課堂,談論的是族群及文化間的差異。A君與其他同學都帶了家鄉的藝品或是手作的菜色來課堂上分享。然而當日令人印象深刻的卻不是嘗到了什麼菜,而是A君在發表時的發言: 「剛有位同學提到越南新娘,其實我的媽媽就是所謂的『越南新娘』。我想就這次報告的機會,也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如果今天有人講到「外籍新娘」,你們腦中會不會直接浮現東南亞籍的婦女? 2、 如果我的母親是美國籍的,你們會叫他美國新娘嗎? 3、 試著思考一下「混血兒」的圖像概念,你想到的是一個白人寶寶?還是一個像我一樣的男生? 4、 為什麼來台灣工作的白人我們統稱為「老外」,而東南亞來工作的人我們卻統稱為「外勞」?這兩者難道不能通用或反過來講? ……其實今天提出這些問題時我並沒有生氣,但真的蠻希望大家能夠藉此機會思考一下,我們生活中慣性使用的語言,是否某種層面也帶了一些偏頗,或是刻板印象?」A君說道。 A君的語氣相當溫和,但我們都能感受到他的認真。 這讓我想起二三十年前外籍移工開始引入台灣時,台灣人開始習慣使用「菲傭」這個詞語,甚至替這些外籍工作者統稱為「瑪麗亞」。試想我們這些七年級之後的年輕人流行到澳洲打工遊學,卻老是聽到當地人私底下統稱我們「阿偉」、「阿珠」,我們的感受會如何?這些玩笑和偏見,除了顯現我們沒有足夠的包容外,是否某種層面上也展現了我們的無知呢? 憶起前兩年,大學同學們不約而同前往東部,參加另一位原住民同學的婚禮的經驗。同學是部落的公主,所以婚禮儀式辦得比較完整盛大,所以我們也有幸看到三個族群(新娘本身就是排灣族與阿美族混血,加上新郎是閩南人)一起唱歌跳舞,進行儀式的和樂畫面。那個當下,坦白說我一度眼眶泛淚。倒不是因為原住民傳統歌謠太過好聽(雖然真的很好聽,而且是即興演唱的),而是體會到,當不同文化的族群間「願意互相包容,彼此尊重」的剎那,確實是很讓人感動的。在那個互相理解的時刻,我想,使用何種語言、身上什麼膚色、名字的長短,似乎都不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們都活著,且站在同一片天空下。 啊!雖然A君不在場,但回到十幾年前的教室裡,我想A君想傳達我們的,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