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呢喃親職好文章

角色大轉換  親子妙溝通
吳正雄校長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說的是北風和南風比賽誰比較厲害,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威,吹了一陣呼嘯凜冽、寒冷刺骨的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吹襲,把大衣裹得更緊。接著換南風徐徐吹送,帶來陣陣溫暖,行人覺得有些熱了,於是開始解開鈕扣,最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著名的「南風效應」。
道理很簡單,只有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採取措施,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所以,父母若是希望自己的教育能對孩子起作用,那就必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父母順著孩子的想法去思考問題,泰半很容易能與他達成共識。這樣無論是與孩子溝通,還是教育孩子都會事半功倍。
    南風效應其實就是關愛教育,北風遇事焦躁,不仔細思索,就用上對下粗暴方式橫加干涉,這種方法不可取。往往只會刺激小朋友,讓孩子反感或叛逆,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而南風卻遇事鎮定,充分地分析事情的利弊,仔細地考慮孩子的感情。順其意而後行之,採取和煦漸進的方式,把工作做細做好,自然就能馬到成功了。
  家長與孩子溝通時,先要掌握基本技巧:定、靜、安、慮、得。做到這五種功夫就會幫助溝通,會較順利達到目標
一、「定」下身:在生活的民生必需品瑣事上先下手,對生活需求滿足後,才能讓人定下來,不會心浮氣躁,才能開啟溝通的管道。
二、「靜」下心:現代人難得享受到一剎那的寧靜,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噪音和雜訊,干擾心靈沈澱純淨,營造一個平靜的環境,安頓自己的心。
三、「安」於靈:摒除干擾和雜念,純淨的心靈讓思緒明晰,在面對問題時,冷靜應對才容易正確判斷。
四、「慮」於事:考慮事情能夠周詳,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既不冒進也不畏縮,循序漸進把事情前因後果考慮清楚,優缺點剖析完整。
五、「得」於善:當我們身心安靜後,思慮就能清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我們就能順利達到溝通的目標。
  學會基本技巧後,我們利用南風效應來轉換一下頭腦,讓我們採取與以往不同的方式進行。首先要學會「角色互換思考」。當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感到生氣時,不妨試試這個辦法,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孩子,會怎麼想?會怎麼做?就會發現孩子惱人行為好像都情有可原。只有發現了孩子行為的內在動機,才能夠真正對症下藥,教導孩子。其次要做的是「放下自己的舊經驗」,很多時候,家長和孩子的立場、價值觀迥然不同。家長的思想帶有自己小時候的經驗,而孩子的思想則是現代社會的縮影,要想了解孩子,家長必須將自己的經驗和價值觀放在一旁,去理解這些惱人行為對孩子的意義和價值。只有理解這一切,才能真正「把」到孩子的「脈」,這時,父母說出的話,孩子才會聽從。

  有一則汽車廣告詞說得很傳神:「我是當了爸爸後,才學會當爸爸的。」確實我們是從陪孩子成長中去學習如何當父母。學習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考慮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循循善誘積極引導,採用和風清拂的方式,就能讓你得心應手將孩子壞習性脫掉,達到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多用些心,方法有千百種,只要願意陪孩子走這一段,親子關係將歷久彌新。

淺談親師溝通經驗
張志豪學校心理師
    一般來說,孩子是否能夠健全的成長,除了先天特質、基因等因素影響外,還記得小時候讀過著名的孟母三遷故事嗎?因此「環境因素」也是相當重要,而這所謂的環境,其實不外乎都是在說與「人」的關係。
    孩子一天24小時中,最多的時間不是在家,就是在學校環境中成長,爸媽通常也可以發現到,孩子的口頭禪會逐漸從「我爸媽(自小陪伴的人)說……。」轉變到「老師說……。」,孩子所「聽話」的對象中,從爸媽轉移到老師,到了青春期後,孩子甚至會開始變成「我朋友說。」,因此我們說環境重要,其實也是指孩子在這段期間中遇到的「人」很重要。
    我們當然可以想見,爸媽希望孩子開始進入漫漫長路的求學生涯中,如果能夠遇到適合的老師、適合的同學,一定也能夠安心許多。
    換成老師的角色,,也同樣會希望帶班過程中能夠遇到可循循善誘的學生,以及支持與認同自己帶領班級方式的家長。從一開學的認識孩子、製作AB表、觀察孩子的人際關係、上課狀況,甚至必要時利用網路、聯絡簿、電話等方式與家長溝通,這熱忱及用心都是希望能夠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
    在這麼多次的家長或親師座談中,家長和教師除了關心孩子的發展與心理議題外,很多被提問(或私下)的就是「親師間的溝通」,無論是教師對於家長,或是家長對於教師,顯見孩子各項成長議題,已經不是我們單向處理孩子就可以,周遭大人的彼此溝通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大家一定會同意,如果家長(或老師)能夠與自己有一致的態度,孩子的教養議題也一定能夠事半功倍。
    在這裡,我演講中常用一個例子:小明回到家後跟媽媽說今天同組的小美因為上課講話,所以害他們整組一起被罰,下課還不能出去玩,小明覺得這明明是小美的錯,為什麼他也要受罰。大部分的家長可能會採用的方式就是詢問老師詳細的狀況,但是怎麼開口呢?而教師接到這樣的訊息或電話,又該如何面對呢?以下大家可以參考一些簡單的步驟:
一、思考你對於這個老師(家長)的印象:搜集客觀資料可以幫助你在溝通時,使用何種方式與語言。
l   過去有互動的經驗:那次經驗如何?覺得老師(家長)能否理解你的想法?
l   過去沒有互動經驗:那你從其他部分觀察,有沒有大概得知彼此的背景資料(例如家長的工作,和參與孩子學習的程度等)(例如老師開學初如何向您介紹自己,是否曾用何種方式讓您得知對於經營班級的理念等),也許你也可以從孩子身上得到一些對於老師(家長)的印象,但在這裡我不太建議詢問,因為這反而容易從非客觀的角度認識對方,容易形成既定印象,如果變成不好的印象,那會影響之後的溝通。
二、同理心溝通法:
l   試著理解對方的立場:由於一開始彼此都是帶著準備要討論與溝通的事情才會聯絡,因此如果直接討論議題也容易讓彼此的情緒都處於高漲,通常我會建議老師(家長)開頭先把重點放在對方可能的心情或是站在對方的角度關心對方,
l   家長版:老師,我想您要照顧班上這麼多孩子,已經很辛苦了,謝謝您還願意花時間幫我解答一些困惑。
l   教師版:X爸爸(媽媽)您好,謝謝您願意抽空過來,我觀察到XX在班上有些不錯的表現(具體說明),同時也觀察到一些讓我有些困惑的狀況,因此想要請教您。
l   這麼說的理由,其實你是在告訴對方兩件事情,第一是「我」訊息,「從我想要請你幫忙」的態度出發,可以增加彼此的討論氣氛,因為你不是在質疑對方,而是「邀請」對方。第二是您不僅僅是關心孩子的狀況,您也在「讚美」對方的用心,這會讓對方一開始就感覺到被關心的溫暖,將原本可能是「對立」的立場,軟化變成可相互討論的立場。
三、陳述客觀事實:
l   將你所知道的事情,不添加任何個人觀點的陳述:這件事情是為了讓彼此瞭解的事情多一點更充足的說明,如果一開始就加入個人觀點,容易導致話語中夾雜自己的情緒而不知,以下大家可以比較看看,兩種不同的語氣給你的感覺。
l   家長版:
n   老師,我家小明說明明今天他就沒做錯事情,為什麼要被處罰?(X)
n   老師,我家小明說今天他想下課但沒辦法,他有提到小美的事情,我想要比較客觀的聽聽老師分享那時候的情況是如何?(O)
l   教師版:
n   X爸爸(媽媽),今天小明一直跟小美說話,怎麼都講不聽,我沒見過這麼吵的小孩,你平常難道都沒有跟他提醒上課要安靜一點嗎?(X)
n   X爸爸(媽媽),今天小明在班上好像比較躁動一點,不斷跟小美說話,造成老師上課的困擾,因此我按照說好的班規讓他們下課待在班上,他後來也很棒的能夠提醒自己遵守秩序了,但不知道最近小明是否有什麼樣的事情可能影響他的情緒?(O)
四、提出協助或建議:
l   這一部分是您可以具體提出希望對方協助的部分,當然有時候在澄清誤會時候不見得會有這步驟,因此爸媽和老師們還是可以按照這次需要溝通的目的而取捨。以下列出在這步驟中可能需要多加注意的部分。
l   「方法要具體」:提出的建議如果太過模糊,其實更容易讓彼此誤會,或是無法實施,容易讓這次溝通效益也大打折扣。
l   「目標要可行」:要考慮到彼此的生活狀況和實際能力。
n   例如:家長工作時間很長,就很難期待家長要整個晚上都陪著孩子。而您可以:邀請家長每天至少撥出10~20分鐘與孩子聊聊天。
n   例如:老師在班上有許多學生都要照顧,也很難期待每節下課都注意到您的孩子是否有和小朋友一起玩。而您可以:請老師幫忙安排人際關係上主動或友善的小朋友坐在孩子附近。
l   「回饋要定期」:建議與策略主要不是看是否有效,而是使用這些策略都是為了更加了解可以「如何」協助孩子成長,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能夠幫我們找到和孩子更加靠近的方式,因此定期約定一段時間再次彼此回饋和分享是很重要的事情。
五、聽取對方意見:
l   這最後一步,是彼此澄清或是表達意見的時間,這時候無論老師(家長)怎麼說,請您一定要聽完對方的陳述,之後再重複使用上述的同理心溝通法。
l   但若是老師(家長)太過激動而不斷出現較為冗長的敘述,這時候就可以適度地打斷對方,目的是讓對方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在提醒對方回到今天主要討論的主題,避免過於失焦。
l   若老師(家長)可能讓你覺得受到威脅或可能有真實受傷的可能,此時可以請學校行政的協助,另外您可保護自己安全的考量下立即離開現場,並且請求協助。
    以上的溝通方式是適用於大部分的家長和老師,但有時候可能自己真的忍不住太過激動,或是可能嘗試過很多次溝通都無效,那麼我會鼓勵您就直接請求協助,像可以請學校行政共同幫忙,適當的讓第三人加入,也許反而更能夠看見彼此溝通上的盲點。
    最後,在與家長和老師不斷的溝通經驗中,我始終都會相信家長和老師都是站在希望能夠幫助孩子的立場,但我們不免要承認有時候在溝通上時常遇到困難,因此在同理心的溝通上,其實就是讓我們有機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找到雙贏的局面,彼此是「互助」而非是「互推」或「互拉」。

「溝通」原來是在「理解」中前進       
專輔教師  巫季玫
    八月底九月初,是孩子的開學季,有許多學齡的孩子開始進入校園。對於爸爸媽媽和師長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和挑戰。國小階段是孩子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這時期的孩子正處於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論中的重要發展時期,孩子正在發展「勤奮自勉」的任務,開始要學習為自己的行為和學習負責任,若此階段沒發展好可能會衍生出自貶自卑的情結。
     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一方面想依靠家長或師長,一方面又需要父母和老師給予的肯定。因此,家長和老師的角色就好像搭鷹架一樣,在陪伴孩子嘗試的歷程中,慢慢地放手,讓孩子在每一次的小進步中,建立每一次成功的經驗,而這個小小的成功經驗,將會像一顆顆小小的種子,深深的種在孩子的心理,成為孩子自我認同的一部分。而這個這正向的自我認同,將會變成孩子克服困難的韌性,有一天困難來臨時,孩子就有比較多正向的經驗可以支撐自己可以更勇敢的克服挫折。當然,生命的旅程不會一直都是人生勝利組,因此,除了協助孩子建立正向成功經驗之外,幫助孩子看到自己面對困難的方式和態度也是重要的。透過平日與孩子的談話和遊戲互動中,讓孩子看見困難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困難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成長和學習?以及如果下次有機會新的嘗試,我的方法會不會不一樣呢? 這個討論對孩子或對我們自己來說,是很有力量的,試著從失敗或困難中找到不一樣的解決方法,是很棒的。
    有機會可以和孩子一起在一個地方坐下來或是於一個回家的路上,輕鬆自在的聊聊,聽一聽孩子怎麼說,爸媽怎麼說,老師怎麼說,協助他們整理和連結這些複雜的思緒,困難和問題的繩結也許就在「說」的當中慢慢鬆開和釐清。這個過程可以讓孩子體會到遇到問題時是可以用更正向和積極的方式去面對,減少了責備和藉口,相對地增加的是更多的解決策略和對問題背後的理解。
     我們試著在這樣的理解當中,一起了解彼此卡住和限制的地方,也知道停滯不前的原因和內在的抗拒和生氣,可能就在這一來一往的交流中,我們有了新的關係,新的理解、新的調整及新的方向,如果下一次我們又開始在關係中很急的在拉扯,不妨可以停下來,靜一靜,緩一緩,會發現其實愈困難的,都是在定靜中找到解決的答案。

孩子不上學的原因
實習教師黃子倩
  在學校一陣子,常常會聽到有孩子不想到學校,亦或是聽到其他朋友說起他們學校的小朋友到課率差的事情,不禁讓人思考是不是學校發生了什麼問題?老師上課太無聊?老師太兇?還是課程太簡單?亦或是在學校被排擠?交不到朋友……等。你是不是也有這些疑慮?我也有。當我還沒進入學校時,有人跟我提起小朋友不上學,我會立馬想到上述問題,但是,經過這段時間對小朋友的觀察與體悟,我發現大多數孩子不上學的原因其實不是這些……。
  有一次我與一個不太愛上學的孩子聊天,他平常總是在進了校門後喊著要見父親、母親,並且常常淚流滿面,常告訴我學校很無聊,老師很兇,而那一天,他的情緒異常平穩,不但沒有哭鬧,還很開心地早到,於是我問他,你今天怎麼這麼早,他說因為父親昨天晚上陪他玩玩具,今天早上他五點就起來,父親也五點起來陪他一起玩玩具。當他說完這段話,我突然想到我與他第一次聊天時,他曾哭著說他下課後要去補習班,回家很晚了沒辦法跟爸爸玩,他想要爸爸。頓時,我才體悟到父母親的陪伴對孩子來說那麼重要,他只是需要你每天陪伴他玩一下下,就可以大大減少他隔天要跟你分離的焦慮。
  還有一次我與朋友聊天,他與我分享他們學校的一個小朋友,那個小朋友到校率很低,他跟那個孩子聊了幾次天後,才發現那個孩子平常很晚睡,原因是自己的母親總是要上班,所以回家時已經很晚了,而他常常會等母親又可能是因為母親還沒回家所以睡不著,導致晚上睡不好,一但睡不好,隔天爬不起來,又怎麼會想到學校呢?
  還有一個聽朋友分享的孩子,也是常常會請假,他與朋友聊天的時間總是不固定,大多時候都是某天他到校了,朋友趕快奔去找他聊天,經過幾次的聊天後,才知道他的父母工作時間是在晚上,所以他沒什麼時間與他們相處,所以當父母工作完回家時,他就會想待在家跟父母再一起,因此常常請病假在家。
  上面這些分享的故事,並不是要告訴大家孩子不上學其實都是父母的原因,而是要告訴大家,可以適時地去關心、陪伴自己的孩子,有時孩子會說學校上課很無聊、老師很兇不想上課,或許有一些是真的,但也有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想透過這些藉口來增加與你相處的時間,而陪伴孩子也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像是孩子總是惹麻煩或是總是考鴨蛋,這時我們也可以試著撇開外顯問題,重新思考會不會是他希望我注意他?是不是他希望我陪他做功課呢?多花花時間陪伴他們,多花花時間更仔細地以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吧!

原來我的孩子出問題了!?
實習老師郭澄運
孩子的模仿:
    前陣子在某國小的專業輔導人員聽到這樣的訊息:在諮商室內一位孩子時常會觸摸輔導人員的胸部,並且是無預警的觸摸,輔導人員因為需要持續觀察此行為才能瞭解此動作的原因何在,一開始我們猜測也許是這位孩子與媽媽的界線沒有劃清,使得孩子停留在好奇女性胸部的階段,經由多次的諮商才發現除了上述原因,孩子趁爸媽不在上網觀看情色影片,才使得孩子也跟著有觸摸胸部的動作。
    人類很大一部分的學習來自於模仿,然而孩子的模仿力又比成人更高一等,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來自於模仿家長的行為,但是家長也經常沒注意到自身行為,導致孩子持續地模仿,然後表現在某些場合(有時孩子在校園有問題,在家卻很正常就是因為孩子想免於在家被責罵,他會選擇一個較安全的場所來表現模仿行為)
持續正確的言教身教使孩子發展健全的人格:
    時常在吃飯或走在街上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正在走道或騎樓玩玩具或是亂跑亂叫、為所欲為,父母這時溫柔的說:「寶貝,不要在那裡玩,玩具跟衣服會髒掉唷!」這樣的對話是否出了嚴重的問題!?父母只專注於自己的孩子,忽略了孩子與其他路人、顧客之間的關係(社會關係)。走在道路上都在躲避孩子的玩耍、甚至是他手上的大型玩具,又或是其它行為,此時家長應該觀察四周,做出正確的言教身教,例如在上述情境的家長應該說的是:「寶貝,如果你持續在那裡玩,可能會打到、擋到其他人喔,我們去安全的地方玩!
孩子在校園出了行為問題,可是在家卻很乖!?
    例如:在一個較為嚴格的家庭中,孩子無法釋放自我的本能與需要自由時間的衝動,或是許多行為被家庭封殺,會有家長認為:我這樣做讓孩子在家很乖,所以在哪裡都會很乖!其實並不全然,孩子的這些需求只是被強行壓抑了下來,然後在某些場合、或是未來的某個年齡階段釋放出來,這些心理能量的爆發是很恐怖的,前些日子的隨機殺人案件的部分起因正是兇手的過往經驗被壓抑無法釋放,使得他經由某些契機或社會經驗轉移成報復社會,所以要適時讓孩子釋放他的心理與身體能量,使孩子成為一個全然健康的人。
溺愛孩子:
如何初步的給予孩子心理支持:
給予基本心理支持不免二項原則:傾聽、正確的同理心
1.  傾聽是溝通的不二原則,想像自己是孩子的鏡子,透過孩子的口語訊息與非口語訊息(表情、肢體動作)真正聽懂孩子內心話,我常常與兒童或是青少年談話中,短短10分鐘的傾聽,使得兒童有一個傾訴、發洩的對象,是兒童發展與促進心理健康的要點。
2.  同理心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並且正確的瞭解與反映出孩子的情緒,例如:孩子的段考成績不理想所以有些許難過,此時家長可以同理他難過的情緒(可以說:寶貝,我瞭解你的難過唷!這樣的經驗還真的是不好受。)例二:孩子的腳扭傷造成一個禮拜不能與同儕在操場玩耍,他的表情都垮了下來。我們可以同理他受傷的感覺,以及他不能與同儕在外玩耍的難過(可以說:孩子呀!我很瞭解那種想要玩耍卻因為受傷而被迫停止的感覺,就像是小鳥的翅膀受傷不能飛一樣,一定會有點痛有點難過,你是這樣感覺的嗎?)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時除了上述兩點可以藉由自己表情的變化與肢體表達讓孩子更能感受到你的關懷與同理心。如果孩子沉默不語,必須觀察孩子的非口語行為,學會等待孩子說出口,或是一段時間之後對孩子說:「現在的感覺如何呢?」然後先說說自己的感覺,再看看孩子的反應做出應對。
必須要銘記在心的就是傾聽與同理=助人的最大要領!

 親師溝通的鋩角        
導師陳惠玲
    因近年晉升為一個家長的身分,常常在師長和家長這兩種角色中調整。站在老師的立場,會對家長有所期待;站在家長的立場,卻會對老師有所要求,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想法和做法也會隨之轉變。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遇到一位良師,我也不例外,但是我逐漸轉變想法,就像營養師說的,飲食要均衡對身體健康才有幫助。每一個老師都有獨特的專長及教學方式,有些老師喜歡在閱讀寫作能力上著墨,有些老師著重在數學理解的提升,而有些老師則在體能上耕耘,有些老師更是在品格規矩上下功夫孩子跟著不同的老師,只要秉持謙虛的學習態度,總是可以從老師身上獲益良多,但首先是孩子要信任老師,雖然孩子兩年換了三個老師,但是我盡可能不要在孩子的面前批評老師,反而要鼓勵孩子多去適應不同老師的教學方式,才不至影響其學習意願和成效。
    禮多人不怪,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請、謝謝這些字眼是絕對需要的,應用在親師間的溝通也受用。有一次檢查孩子的作業,發現某一個觀念不懂,看課本也是空白,孩子甚至說這單元還沒教完,我的心中有很多的質疑,「課本空白應該是沒有教,老師為甚麼會出這樣作業?」「如果老師有教,為甚麼孩子不會寫?」但是我不想只聽孩子的片面之詞決定向老師求證「老師您好:今天的作業孩子幾乎不會寫,並且表示教過了,請問老師在課堂上教過了嗎?謝謝!」老師的回覆是教過了,並且會再加強此部分,謝謝家長的告知!一方面讓導師知道孩子學習的狀況,一方面也提醒孩子上課要專心。
    卡內基總是教導大家更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自己與別人
親師互動要有情、理、法的概念,平常多肯定老師的努力、老師的用心,給老師多點鼓勵。孩子以前沒發生過的狀況,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因此當老師寫聯絡簿告知父母,孩子在學校有某些狀況的時候,爸媽一定要有反應,謝謝老師的告知並且在家協助注意,配合修正孩子的行為,最怕是家長幫孩子的行為合理化,卻錯失孩子改過的良機。
    親師間若能互相敞開心胸,真心誠意溝通,屏除猜忌,受惠者就是孩子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都有變化,有可能進步,也有可能退步,親師溝通和諧的話,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成長,孩子也才能茁壯成挺拔不畏風雨的大樹